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精品】中国共产党十年发展成就

【精品】中国共产党十年发展成就

时间:2022-08-03 1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中国共产党十年发展成就,供大家参考。

【精品】中国共产党十年发展成就

 

 辉煌成就和历史性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求是杂志 胡锦涛总书记 7 月 23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科学分析了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 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基本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提出了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总要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作出重大部署, 对于统一全党思想、 明确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回顾党和国家走过的很不平坦的道路, 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 10 年, 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10 年; 是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 10 年; 是波澜壮阔、 气吞山河、 极不平凡, 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进步的 10 年。

 总起来说, 我们党坚持基本路线,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两个基本点,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坚持并不断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巩固和发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 相互联系

 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 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一些标志性成就和进步。

 一、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

  党中央、 国务院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牢牢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针对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变化新情况,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突出表现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经济发展活力全面迸发。

 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进一步破除不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营造依法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彰显。

 国有经济通过改革重组和布局调整,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在鼓励、 支持和引导下健康发展, 补充作用充分发挥, 经济贡献不断扩大,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历史性转变。

 进一步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 4 年超过东部地区, 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城乡 结构和城乡 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推动了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型, 科学发展的优势日益显现。

 国民经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 宏观调控工具和经验更加丰富, 政策的针对性、 灵活性、 前瞻性不断

 增强, 统筹兼顾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优势进一步彰显, 有效避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国民经济连续 10 年保持了 10%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 在世界经济剧烈动荡中创造了持续较快增长的中国奇迹。

 国内生产总值 2005 年超过英国和法国, 2008 年超过德国, 2010年超过日本, 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综合国力连续迈上大台阶,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 新中国缔造者们确定的赶超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 民主法治持续进步, 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 积极性、 主动性进一步发挥, 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

  党和国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 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坚持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取得重大进展, 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巩固和发展了民主团结、 生动活泼、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突出表现在: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实行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重要决策事前进行政治协商成为制度, 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写入党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

 确立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建设路径, 积极推行城乡 社区直选, 基层群众自治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到实处。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

 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 各级人大“开门立法” , 政府部门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公共事务听证成为常态。

 进一步实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落实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公务活动越来越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

 社会主义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党政干部走进基层面对面听取群

 众意见, 充分运用网络问政于民, 公民通过媒体和网络发表言论、 表达利益诉求,促进了一些法规的废止和出台。

 人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保障。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物权法颁布实施。

 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进一步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法制根基, 成为党和国家在各种风浪冲击面前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平稳前进的重要保障。

 三、 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 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

  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 积极顺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正确把握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提出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日益发挥出兴国之魂的强大力量。

 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持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深入人心, 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激励我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发挥引领风尚的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 全方位推进, 取得突破性、历史性进展。

 出版、 发行、 电影、 电视剧和地方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 一般国有文艺院团、 非时政类报刊和新闻网站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更富活力,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

 两翼齐飞, 实现大跨越、 大发展。

 覆盖城乡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取得可喜突破, 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

 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相互融合日益加深, 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 涌现出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大型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日报总发行量、 图书品种和总印数、 电视剧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电影产量位居世界前茅, 进入了新闻出版影视大国行列。

 文化“走出去” 步伐加快, 扭转了版权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

 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善的时期

  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进一步明确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突出表现在:

 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极大努力,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城镇新增就业连续 5 年超千万。

 2005 年以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增长近 10 倍, 城乡 全面实现了9 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正在走出一条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路子。

 最低生活保障、 医疗救助制度已覆盖城乡 。

 中央加强政策调控稳定住房价格,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 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连续 8 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

 城乡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2002 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 1. 8 倍,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5000 美元。

 着力缩小贫富差距, 和谐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格局基本形成, 以税收、 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中国农民结束了 2600 年种田交税的历史。最低工资标准、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国家扶贫标准普遍较大幅度调高,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党政部门开展大接访、 大走访, 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应急管理处置能力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急剧转型过程中, 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

 五、 成功举办大事、 要事, 从容应对急事、 难事, 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 是中国优势在国际比较中集中彰显的时期

  我们党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 大爱无疆的伟大民族,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突出表现在:

 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在西方经济深陷困境、 全球经济普遍疲软、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 党中央、 国务院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迅速出台并不断完善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 并向内生自主增长方向转变, 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 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我们夺取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 特大地震、特大山洪泥石流、 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 党中央果断决策、 沉着应对,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 冲锋在前, 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 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 保护人民的本质得到充分彰

 显,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扬, 创造了防灾救灾、 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

 我们排除了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

 依法处置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制定一系列推动西藏、 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举措, 雪域高原、 天山南北呈现出科学跨越、 后发赶超的喜人景象。

 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 规模空前的上海世博会, “神舟”飞天、 “嫦娥” 揽月、 “天宫” 对接、 “蛟龙” 探海、 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 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 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叹、 让中国骄傲, 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我们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民族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

 隆重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 创造、 积累...

推荐访问: 【精品】中国共产党十年发展成就 中国共产党 成就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