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众信范文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那年,那事,那人

那年,那事,那人

时间:2022-08-07 17: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年,那事,那人,供大家参考。

那年,那事,那人

 

  那年, 那事, 那人 西大街小学 朱娅萍

  我的人生之路, 应该是一条漫漫的读书之路。

 在这条路上, 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我一边走, 一边捡拾, 慢慢地就串成了一条珍贵的项链,珍藏在我的生命里了。

 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 我的读书启蒙老师, 应该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名乡 镇干部, 那时候交通不便利, 父亲总是骑着自行车, 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回一趟家。他每次回家, 就会拉我坐在房檐下的台阶上, 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笔记本, 笔记本上是他手抄的古诗, 他挑选一首, 就一字一句教我读。

 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 幼稚单纯的心灵还没有过多的杂念, 所以很快就记熟了。父亲高兴地直夸我, 觉得这个女儿将来肯定是个读书之人。

 现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我还用稚嫩的声音给他解释, 这是打仗失败了, 但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亡国之苦, 仍在无忧无虑的唱歌。

 可能是父亲发觉我喜欢文字, 喜欢学习吧!

 从此后, 父亲只要回家,只要有时间, 就会让我背古诗。

 那时候我们家种了一些山地, 父亲回来就要往山上送粪, 山上都是羊肠小路, 父亲担着粪筐走在后面, 我拿着木棍子走在前边, 父亲一边走一边给我教古诗。

 我一边走, 一边用棍子在草丛中拨拉。

 父亲说, 草丛中有蛇, 这样就会把蛇吓跑。

 我开心的做着开路先锋。

 这样一趟山上下来, 我就学会一首诗了。

 我们爷俩的身影便成了一副

  剪影, 活在了我的记忆里。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 学习古诗是一种培养文学启蒙的好方法。

 随着年龄慢慢的长大, 我上小学了, 大伯家的两个姐姐, 一个上初中一年级,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 父亲就给我们一人订了一份杂志。

 那时是七十年代末, 在一个农村家庭, 订杂志应该是一种奢侈, 我们三个能有这样的殊荣, 全都要归功我父亲在外面工作。我记得我是幼儿画报 《小白杨》,大姐是《中学生》, 二姐是《儿童文学》。

 我很快看完了自己的画报, 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她俩的书上了。

 那时候家家都是书籍匮乏, 而我非常幸福的拥有父亲在他们乡文化馆借回来的各种各样的书。

 现在读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这浓厚的兴趣都是父亲给予我的, 我应该感谢我的父亲。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是书让我们相识、 相知。

 记得那时候我上师范, 他上大学。

 我自认为从小到大, 我读的书已经很多了, 但他说的一句话却让我耿耿于怀了很久。他说:“你读过的书我全都读过, 你没有读过的书我也读过。” 我当时就非常羡慕能上大学的人, 大学里面的图书馆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在我们短暂的相处的日子里, 也留下了我们秉烛夜读的身影。

 八十年代中期, 农村还很落后贫穷, 没有电灯, 我们俩用了就一盏煤油灯, 他趴在炕上, 我坐在地上的小凳子上, 一天一夜, 没有睡觉, 饿了就啃点馒头,宁是把《射雕英雄传》 给读完了。

 那时候年轻人流行看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就是用优美的文字,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得人痴迷。

 我们用青春的喜悦浓笔重彩地书写着自己的兴趣爱好。

 喜欢就是喜欢, 不娇柔不做作, 可

  以不吃不睡, 只为喜欢。

 后来, 我们又都分在了同一所农村中学教书。

 他是学中文的, 记得有一次去他房间, 他正在阅读《史记》, 那么艰涩难懂的古文, 他就如看白话小说一般, 我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原来的那一点小聪明和自以为是在他面前就都收敛了起来。

 慢慢的, 在他的影响下, 我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 我还阅读了《诗经》、《陶渊明诗集》、《离骚》等。

 古诗文是我的弱项, 我先对照注释, 然后一遍一遍的朗读, 直到融会贯通。

 我努力像他看齐, 我还从他那里借阅了钱钟书的《管锥篇》、《金瓶梅点评》。

 读书的爱好是维系我们感情的纽带, 我们共同努力, 一起提高,携手走在人生的路上。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现在人到中年, 我依然嗜书如命, 一有空闲, 便手不释卷。

 一个人窝在沙发里, 静静地阅读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今年暑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真实的希拉里》, 对我又是一次强烈的冲击。

 以前我只是知道她是克林顿夫人, 还是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了解她。她是一位才干出众, 聪明有智慧, 毅力和品质都很坚强的女性, 即使男人都是对她望其项背, 世人都渴望她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更让我感慨万千的是, 通过本书我了解了美国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识, 我明白了为什么美国那么强大? 为什么要在世界上推行他们的民主政治, 还有充当国际警察。

 我对美国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又陆续找了一些美国总统传记, 我就想深入了解美国历史, 了解欧洲的历史。

  我告诉上大学的儿子, 让他在学校图书馆给我借一本《欧洲史》, 可是他的一番话却让我欲哭无泪, 欲语还休。

 他说:

 “妈妈, 你到底读这些书有什么用? 你就是了解了美国历史, 了解了欧洲史, 你一个小学教师,只不过为你和人聊天时增加点谈资, 有啥意思? 你都四十几岁的人了, 有这些时间, 你还不如出去转一转, 跳跳广场舞, 锻炼锻炼身体。” 我听后默然。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读书, 都讲求现实, 把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都丢光了, 说起来自己还头头是道, 一大通自己的理论。

 我真是无语了。自己的孩子这样, 其他的孩子呢?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书要什么用? 我默默地问自己。

 我一个小学教师, 读了近一辈子书, 生活过的平平淡淡, 记忆力也是大不如前, 看见一篇好的文章或者好的故事, 在给别人叙述的时候, 老担心说的不够清楚, 觉得自己把最感人的部分没有表达出来, 语言也干巴巴的。

 这就是我的现状。

 但是, 我认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业, 即使没有人理解, 也要像在荒野上耕耘, 孤独寂寞却不能停止。

推荐访问: 那年 那事 那人 那人 那年